发布时间:2021-04-07 16:16:31 浏览量:8279
何兵
(该文公开发表在《继续教育研究》2020年05期)
一、问题的提出
《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着力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的要求。《规划》指出,干部院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紧扣主责主业,深化教学科研管理改革,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员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根据中央的办学精神要求和自身功能定位,干部院校构建各具特色的“教学体系”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学员主体地位”也决定了不同受训对象的教学体系差异。农村基层干部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1],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纽带和桥梁[2],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3]。“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进而助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体系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
“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教学体系”大多出现在“国民教育”如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或是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献中,通常指“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干部教育“教学体系”则是指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由若干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教学元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4]。干部教育“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教学监测、教学师资、后勤管理[5]等多个方面。
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领域耕耘,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的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着眼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干部队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学体系。
三、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培训理念作为灵魂核心,方案设计作为基石先导,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师资作为基本要素,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学体系构建中最为重要的五个方面。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场教学,“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在学员具有一定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把学员带到现场教学点,了解其发展历程、参观其发展成果、交流其思路举措”[6],受到培训主办方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普遍欢迎,成为教学体系中的特色亮点,本文在探讨教学体系中的“培训形式”时也将以“现场教学”为主。
1.培训理念
从工作维度看,农村基层干部直触矛盾、直面群众,是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执行者,是引领基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谋划者、实践者[7]。从队伍现状维度看,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年龄相对较大、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扎根基层时间相对较长、受训学习机会相对较少。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在尊重、遵循“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主体地位基础上,对教学体系相关要素进行高度总结凝练,提出了“三悟四不唯”的培训理念,从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目标等方面很好给出了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整体指导思想。
“三悟”主要指:通过“‘听’‘看’合一”带来的感悟促进农村基层干部转变观念,通过“互动交流”带来的顿悟拓宽农村基层干部认知能力,通过“学以致用”带来的领悟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四不唯”主要指: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发生地为教学地点,教学地点不唯教室;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经验为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唯理论;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典型的决策者为培训师资,培训师资不唯教授;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典型的实践者为咨询顾问,培训目标不唯授课。“三悟四不唯”背后是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目标“想干、会干、干成”的不懈追求,是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内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等的“理论”和“专业化能力培训”等的“实践”二者的完美结合,是突出“教师主导”“学员主体”的培训相关要素如“课程开发”“培训形式”“师资建设”等的有机融合。
2.方案设计
“学习金字塔”学习理论认为,阅读引起的学习内容的记忆为10%,聆听为20%,图像为30%,影像、展览和演示为50%,参与讨论、发言为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实践则可以记住90%。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深谙“学习金字塔”学习理论要髓,方案设计倡导“五可三问题”,在学员感知上践行“五可”,在方案逻辑上践行“三问题”。
“五可”主要指“可听”、“可看”、“可学”、“可讲”、“可用”。“可听”不仅听领导、专家的授课,还听先进典型的以身说法、听专职教学及教辅工作人员的讲解、听现场教学中工作人员的介绍、听学员相互间的发言讨论等;“可看”不仅看现场教学点发展的外在物化成果,还看发展的过往历程和经验总结;“可学”不仅指培训内容具有可学性,还包括知识传递的有效性,让学员“坐得住”、“听的进”、“学的会”;干部的成人属性决定了干部培训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的参与程度,结构化研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互动式培训形式的广泛应用,让学员“可讲”成为可能;“可用”是检验培训有效性的关键要素,从培训过程看,培训内容实践性强,与学员产生即时的“情感”契合,从培训结果看,培训所获的能力和做法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应用,与学员产生长期的“知行”融合。
“三问题”主要指:方案设计整体逻辑架构上应包含“三大模块”——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识别问题入手开始、分析问题贯穿始终、解决问题(对策建议)终结成果。有鉴于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模块”与“结构化研讨”的理论原理和教学过程高度吻合,“结构化研讨”在方案设计中已不是作为单独的培训形式存在,而是“问题导向”在培训实施环节中的深度应用。以“结构化研讨”中的第一阶段研讨拉开培训序幕,通过研讨查找问题、认识问题。形成的问题汇总从学员角度看,使得整个培训更聚焦;从培训工作者角度看,可以在后续的培训实施过程中提升针对性。第二阶段的分析问题模块,安排课堂专题讲座、同行典型交流、访谈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不同培训形式,让参训学员可听、可看、可学、可讲、可用,充分发挥学习自主能动性。其中,同行典型交流、现场教学作为方案必备,受到农村基层干部的广泛好评。第三阶段的解决问题通过“结构化研讨”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研讨来部分实现,切实完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参训学员在训后将所学、所思、所悟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目前,“包含理论,但不限理论;包含实践,但超越实践”已成为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方案设计的内涵精神特征,“没有一张相同的课程表”(每个培训班根据培训主题、培训目标的差异设计截然迥异的培训方案)已成为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方案设计的外显物化符号。
3.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并非简单化的符号标签,应是模块主题、课程开发、形式呈现、师资匹配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体,同样的培训主题有不同的培训内容演绎,对不同培训主体存在内容匹配的适应性优化。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提出“两核四导向”旨在实现面向农村基层干部的内容精准有效。
农村基层干部是国家干部序列中的组成,培训内容首先要展示国家意志、组织要求。“两核”主要指培训两大核心内容,一是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等,二是“提高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等能力”。“两核”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想干事”与“会干事”的结合。培训模块分设不同培训主题,培训主题延展不同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匹配不同培训内容和呈现形式。正所谓同样的培训主题、类似的培训课程,截然不同的培训内容。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以苏州农村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为教学素材,既讲先进典型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也讲干事创业的经验做法,把理论的先进性和实践的先进性有机融合。
“四导向”主要针对农村基层干部个体生物性差异、综合素质能力、工作客观环境等特征,寻找更好演绎培训内容的路径。一是“现场导向”。教学师资现场导向,教学案例现场导向,培训形式现场导向。“现场”并非狭义的地理空间概念,还包括依附于地域上的精神动能、发展实践等。“教学师资现场导向”鼓励农村改革发展的基层实践者来传授党性教育、工作实务,以身说法;“教学案例现场导向”鼓励把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作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现场导向”鼓励采用现场教学的培训形式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二是“体验导向”,指的是现场教学感性体验、专家授课理性体验、学以致用实践体验等的有机统一。三是“互动导向”,包含学员与教员互动,学员与学员互动等的多元结合。四是“可用导向”,包括前期问题查找导向、中期答疑解惑导向、后期发展策划导向,三者最终的目的都指向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切实“可用”。“互动导向”不仅倡导“教学相长”,更鼓励 “学学相长”。和其他参训主体不同的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主体身份的高度一致性,面对共同的疑虑困惑、难点痛点,相互间的思考感悟更能激发“头脑风暴”。“可用导向”使得培训的时间跨度变得更长,培训项目的结束变成培训学习所获在工作实践中应用的开始,把“发展策划”作为培训项目的衍生是对整个培训“可用”原则的推崇。
4.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从未在干部教育培训相关文件中拥有与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培训形式(教学方式方法)同样的地位,没有被纳入到教学方法的范畴中,源于“现场教学”不是一种单列的培训形式,而是基于教学地点在现场、教学素材来自现场的不同培训形式的组合。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突破了对“现场教学”作为“体验教学”形式之一的传统认知,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以现场参观体验为基础,把不同培训形式灵活排列组合融于“现场教学”,创造性地提出了现场教学“三化四现场”的理念和“三学两讲解”的做法。
“三化”是“教学化”、“主题化”、“专业化”三者的简称。“教学化”指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一样都属教学范畴,区别于课堂教学讲授灌输式,现场教学可定义成“课堂与现场”、“理论与实践”、“听觉与视觉”、“教学与研学”融合一体的新型培训形式。“主题化”指教学总是围绕特定教学目的、结合特定教学主题来开展,“现场教学”必须拥有明晰的教学主题。“专业化”指教学研究、实践应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师资建设的专业化;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的专业化。
“四现场”指“现场”为教学地点、教学素材、教学教案、教学案例。现场教学和其他培训形式最大的不同体现在自身是一个微系统,即自身需要进行系统设计。现场教学提供“可看”元素的同时,也集合了“可听”、“可学”、“可讲”、“可用”等的培训功能。“现场”在教学中不同的认知和定位,会延伸出现场教学不同的流程设计,即“现场教学”是在参观体验(此处“现场”的培训功能主要为教学地点、教学素材)基础之上,把专题讲授、案例教学、互动研讨、访谈教学等各种形式进行组合运用,嵌入到教学的整个流程中,这时“现场”变成了教案、案例,“现场教学”才真正成为教学。
“三学两讲解”呈现的是现场教学的具体流程和实务操作。“三学”指“导学”、“教学”、“研学”。“两讲解”指“点讲解”和“线讲解”。时序安排上,前期为导学,在出发赴教学现场点的车上进行;中间为教学,在教学点现场开展;后期为研学,将学员分组在返程车上开展研讨并做教学总结。“点讲解”由现场教学老师静态地位于现场某个空间位置进行教学,以现场具体物化的载体为教学道具,讲授物化载体形成背后的历史凝聚或人文价值。“线讲解”主要指学员参观体验过程中,现场教学老师对途中所见进行讲解并做教学铺垫。“点讲解”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通常采用“一个‘子’主题”、“一个案例”、“一个结论”的“三个一”模式。“点讲解”中,教学成分为主,“线讲解”中,感性介绍为主。
5.师资建设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更注重政治性、实践性、针对性,这决定了师资建设不能孤立存在,必须与课程内容、演绎形式等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心理学或是教育学,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与教师的身份、阅历乃至教学情境和呈现形式密切相关已得到充分论证。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围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想干”、“会干”、“干成”(简称“三干”)的培训目标,“师资建设”探索出了“三干三导师”经验做法。
“三导师”指师资建设的三大类型,分别为“思想导师”、“能力导师”和“行为导师”。“想干”是思想的转化,是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的成果展现。“想干”的思想转化过程是长期教育引致的“质变”,也是培训“催化”的结果。让长期扎根在农村一线的成功奋斗者走上讲堂,成为“思想导师”,用他们的奉献担当作为教学内容,用红色故事会、访谈教学等培训形式塑造教学情境,“催化”参训学员内心深处的信念担当。“会干”是能力的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学历相对较低,但对能力的要求普遍较高,既要拥有面向下属的管理工作能力,还需要掌握面向村民的群众工作能力、面向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综合推进、发展能力。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积极探索,筹建农村基层干部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等“实训室”,把“实训教学”引入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能力提升中,让学院专职师资团队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能力导师”,让受训学员思想上想干、行动上会干,把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干成”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绩效评价最直观、最重要的指标。让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制定者、发展实践者走进课堂,让他们成为传道授业的授课者、答疑解惑的咨询者、助力发展的策划者,成为农村基层干部谋事创业的“行为导师”。让参训学员“干成”的生动实践丰富“行为导师”的教学案例,让“行为导师”的“知识产权”助力参训学员的不懈奋斗,实现教学相长。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滨河路1728号电话:0512-68181700
Copyright®2022 江苏苏州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53478号-2 苏公网安备3205050201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