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7 15:14:15 浏览量:8187
何兵 章楠
(该文发表于《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01期)
现场教学综合了参观考察的直观性、专题教学的理论性、学员讲坛的启发性、课题研究的自主性、案例教学的仿真性、情景模拟的体验性、讨论交流的互动性(欧阳慧,2010),受到了各级各类干部院校高度重视,也被广泛应用到党性教育的教学中。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作为现场教学的客观物质载体,与大家对现场教学及其相关的研究热情相比,可谓“门庭冷清”。苏州干部学院被中组部列入省(部)级党委(党组)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本文旨在通过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开展深入研究,总结苏州干部学院在基地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举措做法,形成基地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准则和流程。
一、党性教育资源
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是充分利用革命传统、英雄模范、廉政文化、基层实践等广泛的红色教育资源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张大伟,2016)。理论上,党性教育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的统一体。它既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也不是纯粹的态度、行为训练,而是集知识、技能、态度于一体,切不可把党性教育与知识培训、专业培训截然分开(肖小华,2015),大别山干部学院的代表性课程《大别山精神的羚锐实践》(张贤裕,2018)就是这一理念的代表作。换言之,革命传统与英雄模范、廉政文化、基层实践等都是党性教育资源呈现出的不同截面。苏州干部学院正按这一理念进行党性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多个方面:革命战争年代苏州大地遍布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实和英雄事迹;历史上苏州籍古代先贤留下的传统优秀文化和他们的气节操守;新中国成立后,无数杰出代表科技报国、为国奉献的高尚情怀;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立时代潮头,形成了“三大法宝”“四千四万”等宝贵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苏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推进“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和“行动支部”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等。
二、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基地是开展某种活动的基础性地点,是某种活动的集中性支撑点。基地既可以是具体的空间概念,也可以是虚拟的语境范畴。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是“干部院校”开展“党性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教学地点。“干部院校”是党性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党性教育”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特殊”的含义较为丰富,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地点”的统一,是“知”与“行”的融合。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是富含党性教育资源的“现场”,“特殊”的意义在于对“现场”的全面深入理解。现场是教学地点、教学素材、教学教案、教学案例,“现场”作为特殊的教学地点,拥有设施环境、自然环境等物化形态教学情境;展板、视频、资料等物化形态背后的“信念价值”“宗旨作风”“经验做法”等历史凝聚塑造的虚拟教学情境(何兵,2014),以及在“特殊”地点创新教学形式引致的教学主体互动形成的情感虚拟教学情境等。“现场”提供了可供挖掘、开发的教学素材,对素材“浅加工”将形成教案,对素材“深加工”将形成案例。
三、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
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更多被纳入到了干部培训的工作范畴,对它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远不如对党性教育或现场教学的研究。但现场教学基地是现场教学的客观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定律法则同样适用此处。
(一)主体
“干部院校”是党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主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主体和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的建设主体有交集,但非重叠。一般而言,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使用的主体即教学活动的组织主体为干部院校,而建设主体主要有三大类型。干部院校是主要建设主体、干部教育管理部门即组织部门及基层地方政府为重要建设主体,部分基地自身也存在动力成为“干部院校”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三者的建设目的存在差异,干部院校主要立足教学形式创新和教学活动优化,如苏州干部学院努力把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打造成政德教育为主题的党性教育基地。组织部门及基层地方政府或相关单位主要立足打造先进、塑造典型、扩大影响。如苏州市委组织部干教处于2018年前后在全市范围内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和“党的建设”打造了二十个现场教学基地。基地的动力主要来自自身主营业务市场拓展的经济利益驱动和追求自我宣传扩大影响力的社会利益驱动,如“沙家浜”从“红色旅游”发展成“红色旅游”的旅游业务和“党性教育”的培训业务并举的格局,主动与干部院校对接,希望成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二)评估
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打造的动议一般由干部院校的教务部门负责,在苏州干部学院则由培训处负责。教务部门从供给和需求两个端口寻找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的潜在目标。供给端需要关注本土党性教育资源的最新情况,要善于从主流媒体宣传中发现端倪;需求端需要科学全面掌握干部教育培训的最新文件精神要求以及培训主办方的培训需求。潜在目标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干部院校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则需要从资源禀赋、交通通达、空间线路等方面多角度评估。
1.资源禀赋
“党性教育资源需要同时符合两方面的要件:一是目的属性,即必须满足党性教育的目的——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树立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对党的忠诚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形态属性,即党性教育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陈立峰,2018)。” 苏州大地拥有很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英雄模范、廉政文化、基层实践”等党性教育资源。并非所有党性教育资源都适合转化成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同时党性教育资源不会天然、自动成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因此,教务部门需要甄选党性教育资源,并通过打造、建设使其成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论及党性教育时,提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加强党规党纪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加强党的宗旨和作风教育、加强党内政治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开展政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要求。因此甄选的首要原则是根据党性教育的内容类别研究潜在目标是否具有主题鲜明的党性教育资源禀赋,在本土地域范围内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鲜明特征。如苏州革命传统党性教育资源独一无二、最具特色要数“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沙家浜革命纪念馆”等,由其历史地位、社会影响等决定,属于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打造的优质潜在目标。苏州地域范围还拥有大量的革命历史遗址如常熟抗日自卫会纪念馆、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等,于当地而言都是宝贵的红色资源,但在全市范围内,类似党性教育主题的独特性和影响力远不如上述的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沙家浜革命纪念馆等。因此从资源禀赋角度看,前者更为适合成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的潜在目标。
2.交通通达
现场作为教学地点在现场教学的教学活动设置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与干部院校尽管同处于统一的平行时空,但空间距离客观存在,因此需要使用交通工具(通常是大客车)把学员转送到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交通的通达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如铜仁市石阡县困牛山战斗遗址是较为知名的红色资源,就因为交通条件不能满足现场教学基地的开发条件(刘艳,杨冰,赵倩,2019)。交通的通达性有两个层面因素必须考虑。一是大型客车能否顺利通行抵达目的地,二是交通出行所需的时间。苏州干部学院曾对学员就交通出行时间的接受程度开展问卷调查,较为理想的临界阙值为1:1,即教学时长要大于交通出行时间。如往返交通出行时间为2小时,那么教学时长大于2小时则学员较能接受,反之则会影响培训的学员满意度。出行时间既是客观的时间概念,同时也有心理时间属性。如果在车程中开展较为有效的“车轮上的课堂”,学员对车程时间的忍耐度将会提升。事实上,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设计中,会赴多个现场教学基地开展教学,为提升学员的满意度,整个交通出行需要科学设计。一般而言,在赴第一个现场教学基地和从最后一个现场教学基地返校两个节点的交通出行时间,学员忍耐度较高,对两个现场教学基地之间的交通出行时间忍耐度相对较低。
3.空间线路
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的流程包括空间线路设计和教学设计。空间线路设计主要指学员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的移动路径。教学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开展或实施,现场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把教学地点搬出课堂外,深入到实践地点、历史发生地进行教学(骆平,周巧生,2013)。“现场”体验是现场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场教学”在形式上的“标签”。正常培训班次的人数一般都会超过四五十人,让这样规模甚至以上团队在基地现场体验,必须考虑两大因素。一是行走路线依赖的道路是否能够容纳开展教学所必需的队伍形态保持要求,因此空间的开放性是基地建设必须考虑的要点之一;二是行走路线是否存在过于曲折,团队相对拥挤前行的道路安全性如何。苏州干部学院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最佳的行走路线是不走“回头路”,依次依序体验整个教学安排。
4.物理情境
情境一词概念最早出现在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中,情境的塑造是为了更加高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认知。教学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实现的,这个情境包括教学物理环境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塑造的心理环境。物理环境主要包括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分为设施环境、自然环境、时空环境。如校舍建筑、教学工具等可以称为设施环境。天气气候、温度湿度等可以称为自然环境。时空环境主要指教学的空间依附性和时间连续性,教学总是在一定空间下进行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时间持续进行的连续过程。心理环境主要依赖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实践。在对潜在目标进行评估时首要考察物理情境,在满足物理情境基础上,通过教学设计催生心理情境。苏州干部学院在现场教学中提出“点讲解”和“线讲解”。“点讲解”主要指现场教学老师静态地位于现场某个位置,以现场具体物化的载体为切入点,讲授物化载体形成的历史凝聚或形成的理论价值。“线讲解”主要指考察过程中,边走边讲解,对途中所见做教学铺垫。现场教学基地应具有“点”“线”双重物理情境,其中,“点”的物理情境是核心。
5.配套设施
现场教学基地与干部院校存在的客观空间距离、学员的生物性特征以及气氛烘托和情感渲染对党性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现场教学基地必须拥有更多的包括软硬件和人员在内的配套设施和条件。评估阶段必须考虑的要素包括依托于资源禀赋的特色存在如历史遗存的物化载体或精神价值,现场教学开展所需要的图文展示载体、音像视频材料、大型停车场、用于视频播放或研讨教学等的教学设施和场所、方便学员使用的卫生设施等。用餐场所尽管不是现场教学基地必备的配套,但在整个教学安排中,必须要考虑现场教学基地附近或是交通线路途中是否有合适的能够满足学员团体用餐的场所作为基地设施配套的一部分。
6.教学队伍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参观考察,现场教学不只是提供教学的“现场”情境,更为重要的是综合了参观考察的直观性、专题教学的理论性、案例教学的仿真性等诸多优势,现场教学中的“教”完全不同于其他教学方法。从“教”的主体看,在苏州干部学院的实践中,承担现场教学“教”这一职能的工作人员有3类,他们分别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讲解员、现场教学基地专家或领导、现场教学讲师。现场教学讲师扮演的角色为现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交流研讨的主持人、点评总结的发言人、“点讲解”的教学实施者;讲解员一般带领学员参观考察,介绍现场教学基地的发展历程、软硬件设施、各类活动载体等;现场教学基地专家或领导主要和学员交流研讨,为学员专题讲授、答疑解惑等。对潜在目标进行教学队伍评估主要考察是否有合适的讲解员和相关的领导或专家为学员提供现场教学服务,现场教学讲师是在潜在目标符合遴选要求、干部院校和基地达成建设意向后开展的后续工作,不属于基于“潜在目标”的教学队伍评估内容。
7.合作条件
潜在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并没有为干部院校提供教学服务的工作职能,也并非天然具有为干部院校提供教学服务的能力和条件。纵然具有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的基本条件,也必须投入较大人力物力才能满足干部院校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的需要。即使硬件建设到位,日后的使用中软件服务也是教学保障的重要一环。因此,能否找到合适的利益契合点是潜在目标评估的关键。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中,不乏部分基地先期经由组织部门或基层地方政府强力推动,硬件建设、教学设施齐全,满足开展教学的基础条件,但因为缺乏利益契合点,干部院校在使用过程中服务保障依然差强人意。苏州干部学院打造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主要从建设和使用两个环节来评估合作条件。建设阶段,不妨借组织部门或基层地方政府的外力推动,利益诱导主要是总结先进、扩大宣传等社会效益;使用阶段,主要激发基地的主观能动。强化基地的社会溢出效益,宣传基地形象、展示工作亮点,为基地之间搭建互学互促的交流平台、利用学院优势为基地工作短板提供智力智库支撑;增大基地的经济产出效益,按照市场原则给予基地经济补偿;兼顾参与主体的个人物质利益,适当考虑参与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的基地相关人员学习培训、能力提升的机会以及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劳务报酬。
(三)建设
教务部门经过初步评估潜在目标符合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要求后,将会按照教学要求进行硬件提升和软件建设。
1.硬件提升
硬件方面,苏州干部学院总结为4个基本教学条件——1条线路、1个展馆、1部视频、1个会场(何兵,2012)。硬件建设要尽可能体现时代性、科技性、互动性。时代性、科技性是基地物理情境塑造的需要,互动性是现场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需要。软件方面,内容更为详尽,包括理论价值的挖掘、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讲稿的撰写、教学艺术的探索、队伍建设的推进、教学质量的评估等。与硬件建设主要依靠基地不同的是,软件提升需要干部院校唱主角,借助基地资源和基地共同完成。
2.软件建设
(1)理论研究
《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了“党性教育更加扎实”的目标。党性教育的基点是理论认同,理论认同需要逻辑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双重推动。让参训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方面必须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所蕴含的党性教育元素加大学理研究,提升理论价值,明晰理论逻辑,强化参训学员的理论认同。同时还必须把基地党性教育元素与当下中央最新要求、地方工作重心等有机结合,赋予党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强化参训学员的时代认同。如苏州干部学院在沙家浜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时,既阐述沙家浜革命斗争“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又凝练沙家浜精神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内涵,还总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基层实践——即沙家浜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何兵,2019)。
(2)教学设计
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的教学地点在“现场”,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学活动都在“现场”开展。从干部院校出发抵达基地,直至离开基地返回的时空里,都可以且必须设计安排教学活动,苏州干部学院把现场教学总结为“车轮上的课堂”,要求“时空”里的每一个节点都需要精心设计,形成教案。苏州干部学院的主要做法为“三学两讲解”。“三学”指“导学”、“教学”、“研学”。“两讲解”指“点讲解”、“线讲解”。时序上,前期为“导学”,在启程赴基地的车上开展;中间为“教学”,在基地现场开展;后期为“研学”,在返程车上将学员分组开展研讨并做教学总结。“点讲解”在教学内容组织上要求采用“一个‘子’主题”、“一个案例”、“一个结论”的“三个一”模式。“点讲解”中,教学成分为主,“线讲解”中,感性介绍为主。“导学”中首先要介绍教学主题和教学重点,同时也需向学员具体阐述今天现场教学安排内容的三层逻辑关系,一是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映衬关系、二是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互补关系、三是当天现场教学中不同子教学主题和教学基地安排的逻辑关系。“教学”环节中要深刻把握“现场”不仅是教学地点,还是教学素材、教学教案、教学案例,应基于现场参观体验基础上把专题讲授、案例教学、互动研讨、访谈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排列组合运用到现场教学中,形成“参观体验”+“案例教学”、“参观体验”+“访谈教学”等的教学特色。
(3)主题凝练
党性教育现场教学要根据党性教育主题挖掘现场教学基地,同时也要根据基地特色凝练、明晰其党性教育主题。如苏州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是党性教育中政德教育主题的现场教学基地、王淦昌纪念馆是党性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现场教学基地、沙家浜革命纪念馆是党性教育中理想信念主题的现场教学基地等。苏州干部学院把上述提及的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等特质性的党性教育资源开发为相应主题的现场教学基地称之为“横向开发路径”,与此对应的是“纵向开发路径”。如苏州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三大法宝”(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党性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现场教学基地,可能会出现同样的基地在面向不同学员和培训需求下,解读出不同党性教育子主题——“三大法宝”中的理想信念教育、“三大法宝”中的政德教育、“三大法宝”中的廉政教育等。基地的单一主题和基地的多元主题并不矛盾冲突,相同的现场教学基地会带来不同的现场教学,根源就在于相同的是教学环境、教学素材,不同的是教学情境、教学教案,情境是需要管理和设计的(何兵,2014)。
(4)教学讲稿
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呈现,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同样如此,语音语调语速、肢体语言的使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个性化演绎不能排除普适性讲稿存在的重要性。基地讲解员、基地专家或领导、现场教学讲师等都需要规范的教学讲稿。苏州干部学院给出了教学讲稿的规范要求。现场教学讲稿内容可分为宏观、微观两大部分。宏观上,主要指实现培训意图和目标等的讲解内容;微观上,主要指培训实施思路和现场相关的讲解内容(何兵,2019)。前者对应的教学内容为:党性元素的历史解读、党性元素的时代价值、中央最新要求、组织工作要求、个人岗位需求、个人知识需求等。后者对应的教学内容为:培训设计逻辑架构、基地实践经验(主要针对基层实践类型的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情境的介绍等。苏州干部学院现场教学讲稿用词遵循“系统化、通俗化、情景化”“三化”原则。“系统化”主要指局部教学要服务整体培训方案;通俗化”主要指善用语言的灵活表现方式对抗现场教学空间开放性带来的干扰;“情景化”主要指善于做好现场物质载体的利用和现场教学时间、进程的控制。
(5)教学艺术
艺术的个性化依然遵循着基本原则或是规律。现场教学讲解有三难——塑造教学情境难、利用现场元素难、对抗现场干扰难。现场教学正是通过塑造教学情境实现了与普通的参观考察的切割,讲解过程中要通过反复的直接或间接的“教学”暗示才能实现客观现实教学环境向主观虚拟教学情境的有效转换。对现场元素的利用,既是塑造教学情境的需要,也是对抗现场干扰的举措。通过精选现场元素作为教学的案例引入,进而得出教学的结论是利用现场元素的意义所在。现场教学中,现场充满对教学的各种干扰。同时于教学主体而言,缺乏课件等展示道具,于教学客体而言,缺乏记录等记忆方法,教学过程对抗干扰的工具严重缺失(何兵,2019)。党性教育教学艺术尤其要重视情感化人,要充分借助基地的各种物化载体媒介,重视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把逻辑引人和情感化人有机结合,进而提升党性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让党性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6)队伍培养
基地作用的正常发挥要依赖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包括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中的讲解员、基地领导或专家,以及干部院校现场教学讲师。基地并无培养讲解员的职能和条件,干部院校要定期对所有基地讲解员开展专题辅导培训,要把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基地讲解员、基地领导或专家共享。干部院校现场教学讲师的培养是队伍建设中最核心的一环。苏州干部学院在现场教学讲师队伍建设上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一是探索以“资源库”建设为抓手建立平台共享工作机制。每位有志于现场教学的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获取基地研究成果、视频资料,标准化的教学教案以及教学路线、讲解文本等。二是探索以试讲准入为抓手建立考评激励工作机制。参与试讲的老师必须递交3份文本材料:教学教案(含教学设计)、试讲课件、教学设计中“点讲解”的讲解词。三是探索以提升服务为抓手建立“1+X”工作机制。“1”指在培训处内设“现场教学研究室”,“X”指单个老师。“现场教学研究室”作为现场教学管理服务部门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是搭建团队学习、集体备课平台,激励、引导有志于现场教学的老师成为师资团队中的一员。
(四)基地使用、评价与管理
1.基地挂牌
梳理基地标准和原则,经过评估并完成了教学设计、讲稿准备、队伍建设后,基地即可投入正常使用。基地挂牌是基地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阶段性工作的终点,更是后续运营使用的起点。挂牌是标志性仪式,是干部院校和基地双方对基地建设的重视,基地从此成为干部院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大家庭中的一员。整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前期工作一般由干部院校教务部门大力推动,但背后是干部院校领导重视的组织保障。基地建设涉及的环节多、工作重、业务繁,基地与干部院校并无更多的利益结合点,使得无论是基地前期的谋划、推动还是后续的使用、管理,以及现场教学的内容开发、师资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没有领导的重视支持仅依赖教务部门很难见到成效。因此,干部院校要重点关注、高度重视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
2.基地使用、评价与管理
挂牌仪式举行后,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基地使用、评价与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正常开展的培训工作管理,属于教务工作,主要包括由专人负责现场教学的教务统筹,联系基地、安排现场教学讲师、落实教学过程中的用车、用餐等培训工作;二是基地资料、教学讲稿等档案管理,属于教研工作,根据最新文件要求或培训需求,定期更新基地资料和教学讲稿;三是基地开展党性教育的质量管理,属于教学工作。质量管理包括对学员学习培训的绩效评估、对讲解员讲解的质量评估、对现场教学讲师的教学能力评估、对基地的综合评议评估等四个方面。其中后三个的评估主要通过面向学员的调查问卷来实现,对学员学习培训的绩效评估由干部院校或培训主办方通过提交学习报告、开展学员研讨论坛或通过试卷测试等方式来进行。苏州干部学院提出了“一基地一档案”“一年一评议”的档管理案制度,通过“一基地一档案”实时把控最新的资料信息,通过“一年一评议”定期对基地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反馈基地和相关人员,对基地实施动态调整的退出机制。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滨河路1728号电话:0512-68181700
Copyright®2022 江苏苏州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53478号-2 苏公网安备3205050201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