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1 14:46:05阅读次数:125 转载来源:新华日报
7月1日《新华日报》思想周刊刊发我院院长张健理论文章《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文化底蕴》,现全文转载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坚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价值的深入挖掘与阐发。
“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蕴含着中华文化基因中革故鼎新思想。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百年大党管党治党的经验昭示了党能够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发展需求,有的放矢地推动不同时期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种革新、变革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革命精神的赓续传承。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商周之际的“殷鉴不远”思想开启了中华文明自我审视的先河。《礼记·大学》记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强调持之以恒主动革新、及时反省。在《周易》中,“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生生之谓易”,《史记·商君列传》提出“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自省并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从革故鼎新的传统文化基因中阐释自我革命的思想源头,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更是对中华文明自我更新基因的当代表达和创造性转化。
“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蕴含着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发展与超越,浸润和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商周时期,《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民本思想的经典表述。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要爱护百姓,以道德治国。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将民本思想提升到新高度。墨子认为贤人是具有“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品质的人,明确提出“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的主张。荀子强调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把民众比作水,君主比作舟,形象说明了民众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又在时代发展中创新和伟大实践中升华,“江山”与“人民”命运与共、二位一体、唇齿相依,体现了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
“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蕴含着中华文化精神尚贤思想。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我们党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任人唯贤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精华和选人用人的政治智慧,为新时代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尚贤者,政之本也。”任人唯贤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尊道贵德的人文传统,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主张“陈力尚贤” “尊贤以崇德”,渐趋形成了尚贤以崇德的思想文化传统。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尚贤推德”的实践活动,“舜授禹,以天下,尚得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孔子主张“举贤才”,认为“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将其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孟子也提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墨家更强调尚贤为“为政之本”,主张打破贵贱界限,“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立起了选人用人的时代标尺;提出了建立培养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素质培养体系、知事识人体系、选拔任用体系等五大体系,赓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尚贤、举贤、用贤、励贤思想;提出了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必须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彰显了时代性、先进性、引领性,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滨河路1728号电话:0512-68181700
Copyright®2022 江苏苏州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53478号-2 苏公网安备3205050201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