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教学 > 学员之声

市北村全民创业的几点启示

发布时间:2008-05-04 09:38:49阅读次数:7894


――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学习体会 

□ 罗木平 


  最近,本人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部在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的培训班,短短几十天的所见所闻,尤其是苏州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家家有投资、人人当老板”的作法,对我的触动很大。他们的这种发展模式,对加快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市北村位于周市镇北郊,全村面积5.3平方公里,有31个村民小组,2380人。为了给村民提供致富平台。2002年底,市北村成立了昆山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农民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发展高效农业。为了鼓励能力强的农民创业,由村委会为村民提供创业贷款担保。为发展民营经济,市北村大胆尝试,采取新机制、新办法,创造了富民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社区股份合作社等新的发展载体。通过“三社”拉动了全体村民创业。目前,市北村是“家家有投资、人人当老板”。已聚集了20多家民营企业和20多家外资企业,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问题,如今全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在从事三产。2005年,市北村的村级经济纯收入也已达到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800元。这种卓越的发展业绩,很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 
  市北村运用全民创业快速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对我有以下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支书。 
  1998年,吴根平出任市北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村里面貌,他解放思想,从实际情况出发,谋划振兴市北村的策略。一方面把有学历,懂经营会管理,办事公道又关心群众疾苦的“能人”发展到党员队伍中来,推荐充实到党支部班子中来。近几年来发展了6名“能人”党员,10名致富能手型党员干部。另一方面建立了挂钩扶贫制度,要求每个党员联系1户农民,每位干部联系2-3户农户,积极开展“扶好一户、带动一批”的活动。这些作法,我们虽然也开展过,落实好了就能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如我乡杨芳村支部书记胡细眼在这方面表现较好,他以村办养殖场为龙头,发挥党员干部和“土专家”的作用,实行“一帮一、一扶一”结对子活动,带动了全村206户群众发展水禽养殖业生产。全村3800多人,人均仅养殖业收入就达720多元。远有苏州吴根平能做到,近有杨芳胡细眼在这方面也见了实效。但主要是这样的典型太少了。为此,我们必须把选好党支部带头人作为一项致富工程来抓。用好一个人、改变一个单位、一个区域面貌早已成为现实例子,下一步我们将在这方面多做文章,做好文章。在今后配备村级班子工作中,我们应该把选拔好带头人作为组织建设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跳出个人关系网的圈子,大胆选拔思想解放、作风正派、事业心强、有文化、有技能的党员担任村级党支部书记。启用好一个能人,既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又能确保一方平安,这样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我们就要大胆作为。 
  启示之二:经济要发展,平台须搭建。 
  市北村经济快速发展,我认为是他们为农户创造了很多能人当老板及群众就业平台,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吴根平在短短几年,进行了企业改制,发展了民营企业,引进了外资企业。还根据市场变化要求,建立了芦荟种植基地,花卉苗木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和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一个中等规模的村委会,发展这么多企业和生产基地,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抓招商引资,抓“一村一品”,就应该学习市北村经验,利用农民手中闲散资金合股办民营企业。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利用资源优势建立生产基地。开办一个企业能解决几十或几百名劳力就业。创办一个基地,能做出地方特色品牌。要改变农村现状,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常理,今天我们学习市北村经验,就是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为此,我们应该在以下“三个一”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转变一个观念上下功夫。这就是干群要解放思想,破除小富即安的守旧观念。外地人评价江西人小农思想观念严重,缺乏创新意识,怕吃苦。这样的观念不转变,我们的经济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跟上时代步伐。二是要在搭好“全民创业”平台上下功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就搞好“全民创业”已出台了很多得力举措,现在我们主要工作就是要抓落实,要千方百计把“全民创业”这个平台搭好,既要搞重大项目和外资项目,又要动员在外发展成功人员回乡创业,动员本地能人创办更多的经济实体,把广大干群都发动到全民创业的行动中来,大力发展个私民营企业。三要在优化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下功夫。最近几年,省、市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要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我们在优化软环境和硬环境方面还须进一步做好工作,这样我们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多非农就业的机会,让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启示之三:农民得实惠,举措是关键。 
  市北村积极鼓励本村村民自主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实施人人有工作,个个有技能,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工程”,利用集体经济收入1500多万元,搞“硬化、净化、绿化、亮化”工程,美化了村民居住环境;投资150万元,兴建了村民学校;投资170万元建成了环境设施一流的社区服务站;并出台了扶助老人、村民子女升学、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等优惠举措,让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拧住了村民的心,创建了富裕、祥和的市北村。我们学习市北村的做法,就应该让群众看到实惠、得到实惠,按照市委余欣荣书记提出的要求,积极认真抓好幸福工程。经济发展了,就要帮助老百姓办事,做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农村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到生活安居环境,都要急群众所急、帮群众之所帮,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积极抓好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发展经济,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另一方面,要制定出台一些为民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当前,要继续抓好机关作风的改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群众情绪,做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农村,为南昌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奉献我们的力量。(作者系南昌县泾口乡党委书记)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滨河路1728号电话:0512-68181700

Copyright®2022 江苏苏州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534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