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4 15:50:06 浏览量:1166 来源:科研处
近日,新农智库副主任刘晓朦等撰写的资政报告《苏州金融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与思考》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内参《农业农村调查与研究》录用,现将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我省科教研发资源丰富、技术人才储备充足、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但从目前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角度来看,金融服务助力的成效尚不突出,存在“识别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聚焦“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目标,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服务经济实体作用,补短板、增后劲。
典型路径。近年来,苏州积极探索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方法,其“科创指数”体系,助力农业领域创新主体等获得科创融资支持;创新融资租赁模式,助力农业生产低碳核心设备改造提升;产业政策与财政金融协同,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布局优化。
存在问题。目前在探索金融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金融机构对农业新质特征识别困难,缺乏针对性评价指标体系;金融要素与农业新质产业体系深度融合不够,“信用+”潜力尚未激发;缺少农业新质生产力专项金融产品,金融资源配置脱节。
对策建议。基于苏州的探索实践,江苏充分发挥金融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要创建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估体系,创设“农业新质科创指数”;创新差异化金融支持,增强新质农业产业全链条全周期全主体承贷空间;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组织保障与资金支持。
该报告为2024年度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滨河路1728号电话:0512-68181700
Copyright®2022 江苏苏州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53478号-2 苏公网安备32050502012047